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标签管理,便于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和药品的区分,今年将研究借鉴烟草标签管理方式,在保健产品标签显著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来源:2019.1.28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保健品只是一种对身体起到辅助作用的食品,它并不是能治疗病症的药品,但是现在一些市面上的销售商为了挣钱,把一些保健品吹捧的天花乱坠,各种病都能预防,都能治疗,说的神乎其神,一些老年人深信不疑,甚至出现了有点病不去医院治疗,而是寄希望于各种保健品,结果耽误了病情。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能治疗癌证的神药,稍微有点学识的人都能判断出来。但有的人却进行虚假宣传,让一些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去医院。
有的销售商还以免费体检免费旅游为幌子,听讲座送鸡蛋都方式,骗一些老年人去听讲座,在讲座的过程中推销一些保健品,老人在听讲座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被这些销售人员套了进去,对这些保健品深信不疑,甚至不顾儿女们的反对,也要花大价钱去买。
保健食品行业夸大宣传、鼓吹治疗作用的现象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我们经常会在街道上的一些保健养生所里看到一些老人们排着长长的队,听着一些人员滔滔不绝的讲解,销售员讲的天花乱坠,老人们听的深信不疑。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遇到声称能治病的保健食品,可以断定为骗子无疑,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健食品标注警示语,应该会给一些容易上当的老人们提个醒,让他们真正的认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有医不要寄希望于保健品,而是要赶快去医院,避免贻误病情,到时后悔就晚了。(文/吴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