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牡丹晚报以《市区绿化提升3月20日前完成》为题,报道了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将进行提档升级。方案中的中华路机非隔离带、人民路保留原有法桐,牡丹路行道树为法桐等内容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不少热心市民担心法桐会在春季飘絮,希望记者咨询园林部门,我市城区保留和新种植的法桐为哪一品种,是否会严重飘絮,给群众带来影响。
市民担心法桐飘絮
影响通行和生活
城区绿化提升改造后,我市城市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市民对这一举措纷纷称赞。但是,对于我市主干道保留或继续种植法桐的方案,部分市民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期待绿化提升后菏泽城区大变样,但是,我听说法桐也会飘絮,每年春季时,菏泽几条主干道上大量白絮在空中飞舞,刺激皮肤。”市民郭先生说,既然菏泽城区的绿化要提升改造,方案中涉及的法桐能否考虑换成其他品种的树木?
市民宋先生表示:“菏泽几条主干道上种植的法桐太多了,每年会结出大量悬铃球,树龄越大结的越多,被风一吹,飘在空中,影响呼吸。”
市民李女士说,每年春季时,菏泽城区部分主干道的树木会飘絮,给市民的通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李女士咨询法桐是否会飘絮?
市园林处:
法桐是其它树木不可替代的
针对市民关注的问题,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了市园林处相关负责人。
据介绍,本次菏泽城区的绿化提升改造时并不是只种植或保留法桐这一种树木。根据方案要求,中华路行道树采用榉树、大叶女贞和楸树分段式种植;机非隔离带在保留原有法桐的基础上点缀樱花、北美海棠、紫薇等花灌木组团和白皮松常绿组团,种植小龙柏、红叶石楠、直立扶芳藤等模纹地被;牡丹路行道树为法桐,机非隔离带点缀冬红海棠、西府海棠、冬红果、红梅等花灌木组团,满栽小龙柏、大叶黄杨、红叶石楠等模纹地被;人民路行道树保留原有法桐种植,机非隔离带双河立交桥以北保留原有樱花及地被,空缺处进行补充,双河立交桥以南对原有树状月季、紫薇等进行重组,增加红梅、美人梅、北美海棠种植。
“大家不用担心法桐飘絮的问题。”这位负责人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法桐属于悬铃木科,其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我国引入栽植的悬铃木有3种,按悬铃木果实的数量,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3个,因此名称也有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树种。根据产地和其与梧桐较为相似的叶型,人们又习惯将其称为美桐、英桐和法桐。而法桐是我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其树冠大、生长迅速、荫浓,夏季遮阴效果好,冬季落叶后不会遮挡阳光,适合在北方种植,也是众多城市选择种植的行道树之一。法桐的优点众多,是其它树木无法替代的,在南京市,也有很多种植了百年的法桐树。
“法桐结的果球,里面是种子,外面有一层毛,春天刮风、下雨时,球就落下来了,被碾压后毛絮飘散在空中,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在的法桐新品种的球逐步减少了。”他解释说,目前,我市选择种植的为速生法桐,其结的种子较少,不会像柳絮、杨絮一样飘絮,给市民带来困扰,请广大市民不要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