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作为一名环卫工人,我每天都在感受城市的美好变化,城市绿色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税收的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东营市市容环境卫生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张金海说,“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汇聚各方力量综合治理,税收调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事环卫工作20多年来,张金海先后做过垃圾清运工、道路清扫工、市容管理员、公厕管理员、生活垃圾处理员。他在工作中坚持技术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研发的《公厕智能节水多介质循环冲洗装置》,填补了我国公厕在利用自身净化生态循环水、实现多介质自动转换冲洗便器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效果,实现公共厕所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模式。他创办的创新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张金海劳模创新工作室”。
目前,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难以快速全面开展的难题,张金海提出利用归属地生态链生态处理法和采用多功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装置进行深入融合,努力为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探索新途径。谈到我国首个绿色税制主体税种——环境保护税,他更是赞赏有加。“环保税的计税基础更加清晰,并且对低排、少排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在环保技术上的投入,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又反哺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为企业转型升级助了一把力,也让东营这座传统资源城市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税收红利正激发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动力,来自国家税务总局东营市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税务系统落实税收优惠总的规模达到135.5亿元,涵盖了改善民生、鼓励高新技术、推进节能环保等11个大类38种具体项目,税收助力生态建设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让黄河入海的“美丽东营”更加风清水涌。
东营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营税务部门注重将落实好我国第一部绿色税法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相结合,响应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的美好向往,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创造更多绿色“红利”,为“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盖昊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