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的采访,对于过度消费行为内涵和对个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倡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的采访,对于过度消费行为内涵和对个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倡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主要观点:
过度消费的内涵
过度消费不属于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它本质上是一种对于过程或者结果的描述。从字面意义来看,“度”是适度,超过了适度水平的消费,就叫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最终都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
过度消费对个人的影响
第一,个人会背负不可承担的债务,或者是经济方面的压力,对于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很多影响,甚至危及工作和生活。
第二,过度消费可能导致通过现金贷、信用卡等渠道借用大量资金。产生违约记录时,个人可能会被计入央行的征信体系,当以后想再获得其他的金融服务甚至对于以后乘坐高铁、飞机等都会受到限制。这一影响虽然不伴随终生,但至少在3-5年内都会产生很多影响。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要从个人自身去找到问题的源头。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起很好的财务观念,缺乏理财、消费、投资相关的金融知识更容易导致过度消费行为。所以需要加强个人对于金融及财务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其次,很多的媒体和商家的不良宣传广告,引导大众走向了过度消费。所以商家、新闻媒体在宣传上有义务引导大家有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
另外,监管部门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商品在引导过度消费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违规违法的金融产品,监管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把类似现金贷等违规的金融产品的运作及时制止,影响及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