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常玲 孟 涛
1月份,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投产新井6口,增油55.4吨/天,完成措施井46口,增油194.1吨/天。以前,想得出这样一组数据的参数曲线,需要数个网页、多份材料以及大量计算。如今,只需打开现河厂自主开发的“五曲线一流程一分析”平台,即可一眼尽览每天的数据变化。
为提升产量运行管控水平,现河采油厂深挖数据资源潜力,在“四化”全面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管理应用,整合了“四化”采集和厂分队计量数据库,建立“五曲线一流程一分析”平台,以日度生产曲线、日度构成曲线、井口产量“四化”对比曲线、分时段流量计产量对比曲线、单井“四化”多参数预警曲线、地面集输流程以及单井分析为主要内容,将各类生产数据放到一张图上、一个坐标轴下,统一绘制展示,实现产量的日度监控、跟踪及分析。
下大力气整合日度产量数据,是现河厂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精细管理年”工作的重要抓手。
“以往在产量运行方面敏感度不足,问题发现滞后,这增加了开发工作的难度。”地质所所长刘中伟说。将以前月度产量曲线改为日度产量构成曲线,通过对比新投井、措施井以及老井产量,使井口产量和盘库产量互为预警,可以从侧面快速发现问题和不足,确保各管理区产量应涨尽涨,应增尽增。
以日度产量构成曲线为例,包含总体产量、新井增油、措施增油、老井自然产量等7条曲线,以“天”为单位,通过看曲线离差发现问题,看曲线趋势分析问题,可以分析影响产量运行的宏观因素。如果曲线趋势出现异常,可以迅速锁定问题源头,提升问题处理效率。
1月2日,现河庄管理区油井平均回压达到0.73兆帕,并连续上升一周呈上升趋势。趋势不正常,背后有问题。经过落实,河31-104站由于混输泵电机烧停而开启备用泵生产,备用泵的泵效较低,导致进口压力上升0.12兆帕,涉及油井45口。随后迅速修复电机,压力逐步恢复正常。
宏观找原因,微观定对策。找到问题病灶后,可以精准定位到具体的区块和井组,进行精准整改。有效提升了产量运行的监控质量和管理水平。
问题找得准,产量抓得稳。通过该平台可以迅速把准全厂产量脉搏。尤其在遭遇台风“温比亚”以来,现河厂根据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使产量迅速回升。2018年下半年老井月均自然递减由上年的2.22%下降至1.0%,阶段自然多产油13752吨。
在精准产量管控的基础上,现河厂的考核重点随之改变,更侧重于老井自然递减、注水见效等方面的管控。在2018年底现河厂劳动竞赛期间,管理区科级干部人均相差4000元,承包科室长人均相差2400元,通过真奖真罚、真动奶酪,压实了产量责任,拧紧了管理链条。
“五曲线一流程一分析是我们抓实产量管理、提升油藏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厂长路智勇说。下一步,采油厂将继续完善地面集输流程,充分利用流程上的“四化”计量采集数据,从末端向前端梳理,快速锁定产量变化区域,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