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的餐饮文化中,虽然鲁菜是家喻户晓的菜系之一,但很多特色美食并不在菜系之中,这也使得很多外地的美食爱好者无福消受,其实这些极具地方风味的美食并非味道不好,而是因为在做法和吃法上独树一帜,并不适合放到大型宴会的餐桌上,比如潍坊的朝天锅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虽然曾经获得过很多的行业大奖,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成为人尽皆知的地方美食,不过我们今天倒可以来看看这款代表了潍坊餐饮风格的美食有何特点。
潍坊朝天锅是一道传统名菜,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状,送到顾客手中。
所谓朝天锅,其实就是鸡肉和驴肉煨汤,将猪头、猪肚以及猪肝等各种猪下货放入老汤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猪肠是需要清洗干净的,并且要将肠子翻过来多次清洗,这样才能确保放入汤中以后不会有异味,清洗干净以后,和猪舌头以及猪头肉等先用开水烫涮,才能放入盛着老汤的锅中,在煮肉的过程中,火候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煮肉过程中,擀饼、烙饼、调配小料的工作可以同步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料的调配是很讲究细节的,葱丝要做到长短一致,而咸菜丝的调制和腌制也是不容小觑的,当这些工作完成以后,用器皿盛出锅中的肉汤,加入葱末、香菜末、醋、胡椒粉以及辣椒面等小料以后,就可以用烙好的小饼卷着煮好的肉大快朵颐,相信吃过朝天锅的很多网友对于那种唇齿留香的感觉会有着深刻的印象。
相比较很多的肉菜来说,朝天锅是以肥而不腻的肉香和清淡而不浑浊的肉汤而出名,不仅如此,用来卷肉的薄饼也是很劲道的,这样才能在荤素之间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其实朝天锅原则上来说还是民间的美食,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今天所能够吃到的朝天锅已经有了全面的改进,尤其是作为大众化的烹煮模式,已经从早期的户外进入到了室内,虽然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鲜香。
如果是家庭制作,从烹制方法来说,猪大骨头和春饼是主要的制作原料,烧开水焯去骨头上的血水以后,加水和八角、姜块、猪肉辛香料大火煮开,在撇去浮沫以后再加入盐、糖和料酒继续烧煮,此时可以猪肝、猪肠、猪肚等各种猪下货洗净放入锅中,同时也要准备用来提鲜汤味的香菜、蒜苗、葱姜蒜等各种小料。当肉煮熟以后,可以用烙好的春饼卷肉吃,而肉汤则可以在加入小料以后更加的鲜香,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猪肉应该选用去骨的鲜猪腿肉,才能确保肉汤和肉味都能够在口感上得以保留。
虽然整个工序看似繁琐,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现制作难度并不大,只不过前期需要准备的辅料相对较多,但只有真正按照正宗做法来制作,才能在家品尝到味道鲜美的潍坊朝天锅,不过在潍坊吃朝天锅,基本都是店家做好的半成品,因此在制作工艺上也会稍有变化,小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做法,只要能够满足我们的味蕾需求,就可以将其视为值得品尝的美味佳肴。
因其经济实惠,肉汤随喝随舀,深受群众欢迎。潍坊朝天锅经不断改进于1997年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随着商业的发展,朝天锅已遍及全市,如今已发展成为“朝天宴”。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潍坊朝天锅“被评为山东十大经典名菜。(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