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节后上班第一天,胜利现河厂生产技术科隋宁波打开PCS中的一个页面,不到10分钟时间,就大体掌握了全厂874口特殊井的生产运行情况。在以前,这项工作至少需要几倍以上的时间。
效率成倍提升的秘密,就在这个页面中。这是采油厂在PCS中新增的特殊井管理模块,可以查询高回压井、出砂井、间开井、结垢井、结蜡井、油稠井、高产井、自喷井等8种类型的特殊井,为全厂每口特殊井贴上一个或多个标签。
上线3个月来,通过特殊井数据的不断健全完善,可以在线掌握所有特殊井的液量、含水、回压、井口温度等实时生产情况,单井管理措施以及措施执行情况。“海量数据就像是各类食材,通过仪表采集到系统中,做成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为我所用,才能展现出四化的价值。”厂采油工程专家冯庆伟介绍道,该系统兼具完善的查询功能,可以一键查询各种条件下的各类特殊井,非常便捷。
对于这种便捷,隋宁波深有感触。以往分析特殊井时,满屏幕的表格,满桌子的资料,计算器、草稿纸、笔记本等等,一样都不能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找资料、查数据,一天时间都分析不完一类井。”隋宁波说。
不仅是隋宁波,各采油管理区也有类似情况,以前特殊井的资料都是录入到电脑的表格中,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更新不够及时,一旦分管的技术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台账的继承性便无法保证。目前,该模块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由于嵌入PCS中,所有数据均可实时更新。
基于及时、准确的数据库,采油厂全面摸排特殊井发生问题时的参数变化,总结提炼规律,建立不同类型的多参数预警模型,“就像做饭一样,有些食材需要爆炒,有些需要清炖,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冯庆伟介绍道,在此基础上,建立厂级特殊井预警平台,为“一井一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史8-斜59井是一口典型的高回压井,入冬以来,随着温度下降,回压、日耗电量均在上升,对比分析阶段数据,决定立即对该井进行掺液生产,并根据平台中的实时数据,动态优化掺液量。目前,该井回压稳定在0.7兆帕左右,有效保障了油井正常生产。
“特殊井都比较有‘个性’,必须特殊对待。”冯庆伟认为,“只要我们捋得清、摸得透,把握它们的规律,就可以未雨绸缪,对症下药,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变为增油的潜力。”
现河厂共有低渗油井739口,开井650口左右。这些油井和管线是冬季生产的“困难户”,往年冬季只要出现降温,产量就会下滑,是冬防保温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冬季生产特点,采油厂在平台中专门增加了特殊的冬防保温井和单拉井的管理查询系统,重点关注“三低一长”井,建立高回压井、站,单拉井监控管理系统,对加热炉、混输泵、掺水加药等降压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今年冬季,全厂没有出现任何管线冻堵问题。
“随着季节不同,管理重点也会随之改变。”冯庆伟介绍道。为扎实开展冬季生产工作,采油厂对18座站库、63座计量站、56口单井建立了监控预警界面,实时监督检查回压、温度等关键指标,设立了最低温度阈值,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每口井、每条管线都能温暖过冬,确保无盲区、零漏点,实现了用数据“感知”管线冷暖,信息化管理冬季生产。
地 址:山东省东营市西城区济宁路4号现河采油厂宣传科,邮编257000
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