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国的餐桌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亲朋好友免不了欢聚一堂,大快朵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对孩子们的餐桌礼仪,也有一定的要求。下面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春节期间,请客吃饭时,大家都爱说:“随便吃,不要讲礼。”
然而,真的要随便不讲礼么?这个春节,一定要注意这些餐桌上的礼仪,做一个优雅的“吃货”~

一、学习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孔子教诫儿子道:“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良好的餐桌礼仪是一个人人品和素质的基本体现,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从小就养成遵守良好的餐桌礼仪的好习惯,使我们这种优良的传统代代相传。
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修养礼仪可由言行举止变现出来。正确的餐桌礼仪不仅显得优雅大方,更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二.需要注意的餐桌礼仪:
1.餐前准备
在吃饭之前,让孩子帮着摆放碗筷、端菜等,准备好后,可让孩子邀请长辈用餐,并记得饭前洗手。
2.请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动筷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平时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做人要明白先后次第,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3.餐具使用
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最好和孩子讲讲筷子的起源,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筷子。餐桌上要让孩子身体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不仅好看,也有利于儿童消化。
4. 夹菜
夹菜的时候一次不宜夹得太多,把自己碗、碟里的吃完,再去取菜。尽量不夹离自己很远的蔡,而且不过盘中线。
5.无声
吃饭不要吧唧嘴,不要张着嘴咀嚼食物,喝汤不要咕噜出声,更不能敲打碗筷和大声喧哗都是很没有教养的行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引起同桌吃饭的人的反感和厌恶。
6.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总之,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从小就更讨人喜欢,长大后进入社会也更受欢迎,而这些陪伴他们一生的好习惯会在他们踏入社会后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撰稿丨张 瑜
编辑丨刘雪莹
审核丨肖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