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管理是村庄在乡建发展中遇到的“痛点”。为此,单县在张武楼、刘土城两个试点村实施“街长制”,结合村庄实际情况,任命和指派街长,街长主要负责道路沿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日常巡查劝导与信息反馈,围绕打造“生态和谐人居环境”这一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一早六点钟沿街道检查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现在大家每天起床打扫卫生都成一种习惯了”,刘土城村街长靳昌所说,“街长制实施以来,村内环境大变样”。
“刚开始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大家不认可,村干部经过耐心指导,讲解实行的好处,经过时间的检验,刘土城村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村庄内环境卫生明显提高,现在家家都攀比 谁家垃圾分的干净到位,而且邻里关系也比以前更好了”,该村支部书记刘洪启告诉记者。
如今,走在刘土城村街道上,菜叶、垃圾袋、山药渣等乱丢垃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墙壁、庭院也呈现出看得见的干净。
“街长制”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乡建管理长效机制,让乡村更加洁净、有序、美丽。
“街长制”如何设置分工
根据街长制工作要求,按照“一街一长、分片管理、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一个行政村为“一个综合管理单元”,设置总街长1名,监督长1名,根据4个自然村主、次干道数量,设立街长20名,并明确了总街长职责,全面负责街长制管理工作的指挥、调度;明确监督长职责,协助总街长开展工作,每周对各街长责任区巡查一遍,对各类巡查出的问题、群众反应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明确街长职责,一是模范带头遵循本村村规民约;二是负责责任街区日常管理工作;三是指挥、检查各户的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四是全面摸排梳理责任街区孝善敬老、好人好事等工作,严格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实施办法》做好记录和发放文明钞票。
街长工作还需群众支持
张武楼行政村街长张更良说:“我们在日常的巡街中,主要保持街道、门前、庭院、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每天一早起来带上卫生工具查看每家每户垃圾分类情况,对达到村里要求标准的给予记录得分,与此同时参与积分的还有孝善敬老、婆媳和睦等,到月底时评选出优秀先进户进行物质奖励,对做得不好的,街长以身示范,大家都很自觉!现在我们正全力筹办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街长制的实行,从制度上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便于奖惩,顺应了当前乡村管理、环境治理工作的需要。街道是乡建最美的音符,“街长制”是乡村治理的一场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了“该谁管、谁来管、什么时候管”等问题,让乡村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