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照特检:“走出去”海阔天空)
刚刚过去的2018年,特检院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市场导向,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总体思路,通过走出去学习、拓展业务、设立办事机构、精准宣传等措施,敢闯敢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闯出了一条改革发展新路径。
他山之石对标笃行,新体系助推新跨越
到苏、浙、皖三省相关国家、省级中心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详细了解技术机构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机制等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受到了启发,开拓了思路,把考察学习取得的“真经”,内化为理念和行动,以制度创新激发敢闯敢干、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事业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形成了日照特检改革发展新体系,有效促进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这一年,共制定和修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32个,业务完成量同比增长20%,被授予全市系统先进集体。
追本溯源逆向学习,新做法培养新青年
为有效培养青年技术力量,在内部“导师制”培养的基础上,组织青年业务骨干到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学习。通过实地查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全过程,了解设备结构及原理,对检验方法及工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检验针对性,提高检验有效性。这一年,共派出20名青年检验员,分5组到我市及青岛、莱芜、连云港、焦作等地相关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学习实践。
技术援驰服务上合,新任务展现新担当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筹备和召开期间,选派精兵强将参加了青岛电梯保障性检验大会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家属患病等困难,服从指挥、服务大局,勇于担当、连续作战,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安全服务保障工作。上合峰会期间,选派59人次前往青岛,连续工作35天,共检验电梯298台,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500余条,为上合峰会电梯安全保驾护航。1名同志被省局授予先进个人。
南下北上延伸服务,新形势拓展新业务
为破解前所未有的财政困难,在保障法定检验的前提下,首次开展了经营性检验业务,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面临的财政困难问题。同时,为有效应对未来特检机构改革面临的市场化竞争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这一年,分别到青岛和上海、内蒙古、湖南等地检验和技术检查,充分发扬特检“三特精神”,吃苦耐劳、担当奉献、连续作战,在草原上、湘江旁、黄浦江畔树立了日照特检良好品牌。
一体两翼便企便民,新服务打造新特检
为更好地服务安全监管、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在院本部的基础上,走出去设立岚山工作站和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中心,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便捷服务形态。岚山工作站将需要在院本部受理的特种设备报检、作业人员考试、安全阀校验等全部业务纳入工作范围,企业在家门口即可完成上述工作。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中心积极承担兜底检验社会责任,在无场地、无设备、无资金的情况下,创新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有效解决我市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难题,全力推进全市气瓶整治工作。自成立“两站”以来,岚山工作站共协助20多家企业网上报检业务,校验安全阀700余只,气瓶中心共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1890只。
社区校园精准宣传,新举措助推新风尚
电梯不当乘用极易造成电梯故障,产生对电梯质量安全认识的误区。为加大电梯安全文明知识宣传力度,打破通过媒体宣传的单一模式,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走进社区和校园精准宣传,开展了电梯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对症”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并发布了由网络投票选出的“十大不文明乘梯行为”,充分发挥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作用,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整体效应,倡导安全文明乘梯。
这一年,分别走进大连花园、安泰水晶城、天宁小学、浮来春小学等社区和学校,现场参与群众1200余人、学生700余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思想领航新征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分院主要负责人到省直党校、市委党校学习进修,去农村“三同教育”,去济宁政德教育基地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院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同心同行,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制定了《关于加强班子成员工作监督指导的通知》,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双重作用,对班子成员调查研究、参与具体业务数量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对分管工作的监督指导,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头雁效应”,促进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一年,院班子成员到一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60余次,参与检验设备50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