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探访日照西站 晒晒咱的回家礼物)
李先生为沈阳的家人带去日照的煎饼
准备去唐山看望90岁舅妈的王大爷
王大爷带了自家种的花生米
准备去天津和儿子一起过年的张先生一家
中铁三局工作人员李女士时隔四年回家
三代人一起回到日照
孩子就是带回家最好的礼物
欢迎每一个回家的人
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背影,都包含自己故事
变的是科技和速度,不变的是回家过年的念头
沉甸甸的行囊装满爱与思念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1月21日,春运正式开启了一场涉及数亿人的返乡大潮,旅程中,与人们一同风雨兼程,还有他们随身携带的行囊。行囊里有送给家人的丰厚年货,也有装裹着一年辛劳的杯碗衣裤,这里面满满蕴含的,是问候,是思念,更是爱……
23日上午八点半,春运的第3天,为赶在下周的小年夜前和家人团聚,日照西站里的乘客比往日多了许多,年味从此开始,愈演愈烈。
春运的路上,平时忙于工作,和家人交流很少,常年在外的人很多,但此刻,人们携带大包小包的行囊、花花绿绿的礼物则显示出春节返乡这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家住沈阳的李先生今年刚刚来到日照工作,只身在外非常不容易,“给家里人带了些这边的煎饼,自己在这工作的时候觉得很好吃,这不过春节了嘛,特地带回去点。”李先生表示,春节回家,成了他近些天里最大的期盼。
在日照上大四的聂女士的行李看上去要显得轻便的多,除了贴身衣物外,还有一袋包装精美的日照绿茶。她直言,大学四年了,也没给老家潍坊的朋友带过什么礼物,这或许是在日照赶的最后一次春运,便老早买了些绿茶带回去。“四年了,眼看着日照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了!”事实上,在日益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商品在各地的超市都买得到,但是,人们却依然不远千里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回家乡,这些礼物多了些风尘仆仆,被倾注了更多的爱。
年上60的王大爷早早就提溜着大包小包来到候车间候车,煎饼、豆腐皮、茶叶、苹果,甚至还有个头不算大的花生米,王大爷说,此行是去唐山看望90多岁的舅妈,自己年纪大了,舅妈年纪也大了不方便走动了,自己上次去也是四五年前的事了,“这豆腐皮都是自家做的,花生米也是自己地里头种的,要过年了,很久没去看看舅妈了,她也是咱日照人,就好这口。”接受完采访的王大爷细心地将年货全数装进袋子,打好结子,这一包包年货质量不算上乘,模样也不算精美,但却蓄上了满满的爱和思念。
张先生两口子自打进站时就乐呵呵的,他这次是要去天津和儿子一起过春节,“儿子他们工作太忙了,回不来,我这正好刚退休,所以准备今年去他那过春节了!”张先生带了酒,带了海鲜,这都是儿子喜欢吃的,“带过去他们就省心了,他们忙,也用不着他们去买了,再说了,现在都通高铁了,方便得很,日照真是了不得了,比起40年前真是翻天覆地啊!”张先生赞叹道,“明年得让儿子他们坐动车回来过年!看看咱日照的变化!”
中铁三局的工作人员李女士时隔四年回家过年,她给家人备了些鲜鱼,看着窗明几净的日照西,她不免感到自豪,“这儿也算我们局共同筑起来的,现在我也能在这坐车回家了。”
时光巨轮滚滚前进,从绿皮火车到特快,转瞬日照人民迈入了高铁时代,这其中,变的是科技和速度,不变的是回家过年的念头,春运路上,每张车票,每份行囊,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背影,都包含自己故事,或心酸、或喜悦、或幸福,或遗憾……而正是这一段段故事,汇聚成人间烟火,点亮了大年夜的万家灯火。
回家过年,家和家人便是彼此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