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众老爷们
新的一周开始了,小编我想死你们啦!
咱们本期《人文凤林》马上出炉
噔噔噔~您且往下看
凤林阁坐落在凤林村一处幽静之地,作为周边村落少有、古朴的楼阁,曾一度成为该村老百姓的自豪,同时它的存在成为该村的一大风景。
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为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从各种资料上查阅,阁的用处都是以藏书之用,类似于现在的图书馆或者博物馆一样。
山水楼阁设色绢本
村里年纪大的老人说到凤林阁仍记忆犹新,说那两层的木结构楼十分漂亮,他们小的时候,有人看管着门,但是如果孩子们想要上去人家也是十分乐意。
从老人们口中得知,凤林阁位于村西头,与国内的楼阁建筑相同,几乎全用木材建成。典型的木楼梯、木地板、木走廊,阁的顶端是用老式瓦。它融合了木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并且题材丰富,造型优美。它的顶部由斗拱承托,穹形顶部用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局部有雕刻,刷以紫漆或者朱红,是木制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楼阁内部为木质结构
说起凤林阁,那可少不了与凤林阁同为当地文风象征的笔架山。
据传凤林村有一处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山脉由多个突起并相互连接的山峰组合而成,其中三座主峰东南鼎立,东为风草顶,中间为狼窝夼,东南为智祥顶子。它们突起无规则排列,错落有致,并且突起的山峰个数不小于三个,山形像笔架,人们就叫它笔架山。如今笔架山主峰海拔约210米,与刘公岛遥遥相望,站在大峰顶既可俯瞰繁华的经区,又可远眺威海湾。
笔架山
凤林阁同笔架山有异曲同工之妙,阁与山遥相呼应,这两大遗迹构成凤林村无与伦比的人文景观。说笔架山是大自然的巧合形成也罢,是鬼斧神工幻化成的风水之说也好,但村民们虔诚地将笔架山当做吉祥之物,他们深知那里方圆几里或者几十里就是出人才。他们还深知要出人才离不开知识,光有笔架山没有书籍是不灵的,于是,他们建了凤林阁。
力穑输公上,藏书教子孙。
当然,咱们凤林阁的作用可不止于此。
在以前,逢年过节还会唱大戏,这可是凤林阁的一项重大活动。
村里的老人们对当时的场景仍是历历在目
来自周围的戏班子们聚集在这里唱上几天的大戏,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静谧的凤林阁有了生机。这声音传得悠远,朝着远处的笔架山飘去。这种欢乐的用意,是人们对笔架山神的恭敬。
逢年过节,拿上小板凳往那儿一坐,好戏开场
但十分可惜的是没有任何记载凤林阁建于何年代,只知道它毁于“文革”时期。
不过,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原凤林村的人们已经纷纷住上了楼房,想来可谓是真正的空中楼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