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马敏静 赵德高)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市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也非常关注城市公厕问题,呼吁增加公厕数量。
市政协委员谢鹤展认为,受到历史、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市公厕还面临着数量严重不足,厕所设施不完善、标识不全、卫生管理不到位等主要问题。
针对公厕建设,谢鹤展认为,当前我市要尽快制定出台《公厕建设与管理规划》,对市区公共厕所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建设,加强公厕设施的管理维修。在主干道,建设标准水冲式公厕,努力达到星级标准,体现一厕一景。在次干道、公交车站枢纽、大型商场、菜市场和老旧小区内,建设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公厕。鼓励党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和外营业单位开放内部公厕。
市人大代表李宪君表示,随着建成和在建城区的迅速扩大,出现了大街上见不到公共厕所的现象,显然与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进城务工经商办事的人群带来不便,直接影响我市的城市形象。“应该加快市区建成区和在建区公共厕所的建设,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如厕难问题,提高城市管理品位,展示良好形象。”李宪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