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11岁娃每天接失明妈妈回家 长大想当医生

2019-01-21 10:07:52 来源: 济南时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小奉智带着妈妈回家后,做完晚饭开始写作业。 记者丁国彬 摄

“妈妈,前面是水沟,迈一大步走过去。这还有块狗屎,小心别踩了,往右边走走……”18日下午4点30分,遥墙街道办事处徐家寨村,11岁的小奉智背着书包,右手牢牢握着妈妈韩祥美的手,仔细看着脚下的路,躲避着车辆、水沟和石头。

两年多来,爸爸白天外出打工,姐姐上初中住校,小奉智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放学后,他的首要任务是先去村里推拿室,接双眼失明的妈妈回家,为她炒菜做饭。家境清贫的小奉智异常努力地读书,成绩名列前茅。他说要成为一名医生,治好像妈妈一样眼睛失明的残疾人。

每天接失明妈妈回家两年多她从未摔倒

时间回到两个小时前,徐家寨村委会大院一房间里,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四五个村里老人在做理疗。韩祥美在一张床边,边给其中一名老人做推拿边与老人聊天。她的眼睛看不见,只能摸索着凳子,一点点移动。每天,她都会在这里给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按摩,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按上八九个。

下午4点15分,一个背着书包、脸蛋冻得红彤彤的小男孩呼呼跑进大院,“妈妈,接你回家啦。”见到一屋子的老人,小男孩挨个喊“爷爷奶奶好”。一老人笑着对韩祥美说,“你的小眼睛来了。”

帮妈妈关闭屋内电源,男孩牵着妈妈的手出了大门。六百多米的回家路,有铺着碎石的行车道,也有仅有几米宽的泥土路,还需要转六七个弯。一路上,他的右手紧紧抓住妈妈左手,提醒着危险路段。路不远,母子俩也走了近20分钟才到家。

小男孩叫刘奉智,今年11岁,是杜家小学六年级学生。自从两年前妈妈开始给老人做推拿,他每天放学首要任务就是接妈妈回家。“爸爸白天出去打工,姐姐也上了初中住校,我就当起妈妈的眼睛,从来没有让妈妈摔倒过。”一路上,他给妈妈讲着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和自己的成绩,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他一直“报喜不报忧”。

4岁开始学做家务现在能炒十几个拿手菜

韩祥美1岁左右时,出现发烧症状,因医疗条件有限,耽误治疗以致失明。而小奉智从学会走路开始,已经陪妈妈走过近十个春秋,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在村里我们经常看到刘奉智牵着妈妈的手慢慢地走,一路上还和妈妈有说有笑。”看到的邻居们无一不伸出大拇指。

“妈妈每天给那么多老人按摩推拿,已经很累了。她的眼睛看不见,所以家里的活我就都干了。有时候爸爸和姐姐都不在家,我就给妈妈做饭吃。”小奉智回到家放下书包后跑进厨房,准备晚上的菜。

韩祥美说,小奉智从4岁就开始学做家务,扫地、刷碗都能干得来,到了6岁左右开始跟着姐姐学着做饭。一开始,小奉智的厨艺不太熟练,但他坚持每天放学回家,都给妈妈炒上一个简单的菜。

厨房里,小奉智偷偷告诉记者,他在学习切菜的时候也会不小心被锋利的刀刃切伤手,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从来没有告诉过她。“我现在能做十几个菜了,比如炖白菜、炒青椒、炒鸡蛋等等。”

担心妈妈找不到自己周末很少出去玩

转遍小奉智家里发现,他并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拥有玩具,甚至电视机也因坏掉,已经许久没有开了。提及这个事情,韩祥美哽咽半晌没有说出话,“孩子父亲今年50岁,在劳务市场也常找不到活儿。我给老人免费推拿,村里给申请了千元左右的补助。家里条件有限,没能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即使到了周末,小奉智也很少出去和同学一块儿玩,大多数时间留在家里陪妈妈。“万一我出去了不能及时回来,妈妈找不到我,会担心的。另外,我也不太放心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因为妈妈失明,反而对声音特别敏感,最喜欢听他说话,在家背课文、读课外书就成了小奉智陪伴妈妈最好的方式。写作业时遇到有趣的题目,他也不忘念给妈妈听,跟妈妈一起开动脑筋。“有时候妈妈也会开心地笑,那时候我也很开心。”他说。

说起小奉智的学习成绩,妈妈发自内心地开心。她说,他上一年级起就一直担任班级里的语文课代表,年年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她看不见字,就让孩子把奖状上的字念给她听,听一遍不过瘾,就要他再念一遍。

小奉智告诉记者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要更加努力好好学习,等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医生,这样就能治好像妈妈一样的眼睛失明的残疾人。”

王玉振 本文来源: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