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为自己打气
沿着公路通往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吏部王村,两旁绿树挺拔,草丛掩映。村内宽阔的文化广场上齐全的健身器材,不少村民正在锻炼。这一切,离不开前曹镇文化站长、前曹镇吏部王村包村扶贫干部刘萍两年扶贫工作的努力。
在村中贫困户闫吉兴家中,一进屋便一阵暖意袭来,新粉刷的墙体,新吊的顶棚,房间干净整洁。前曹镇文化站长、前曹镇吏部王村包村扶贫干部刘萍给闫吉兴送来的组合橱柜和床,就放在老两口的卧室,增添了一丝温馨。得知记者来意,闫吉兴便拉着记者的手不住地感谢。
刘萍整理村中贫困户信息
“去年给我翻新了房子,刮了瓷,花了7000多块钱,我一分钱也没拿。我的病,第一年住院也是通过扶贫特惠保,费用基本上都给报了,自己拿不了多少钱。驻村干部刘萍又给了我一套家具,家具可好了,我家里人也是喜欢得不得了,恨不得要掉泪。”闫吉兴告诉记者,前一阵子刘萍和村支部书记又给了二十斤的油、二十斤面,很多方面都照顾的很好,刘萍也是老来看望,就和自己的亲闺女一样,问问这个问问那个,如今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刘萍每天想的都是怎样帮助贫困户换新颜,如何脱贫致富。考虑到贫困户闫吉兴年龄大了,不适合外出务工,刘萍就来回奔波,通过金融扶贫项目为他发放一只待产母羊,每年增加家庭收入200多元。并利用农闲时节,帮助他在家门口实施的扶贫项目上找了个看大门的差事,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一家人很满足。进入寒冬,天气越来越冷,刘萍又协调村干部为闫吉兴免费送去一吨清洁煤,让他一家人过个暖冬。
天气虽然寒冷,但刘萍还是坚持每周最少走访一次贫困户,询问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做思想工作,树立坚强生活的信心,好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同时身兼文化站长的她,也并未被寒冷的天气浇灭她活跃人民文化的热情,不论天气再冷她依旧雷打不动的出现在排练现场。有时间的时候,还会去文化广场,跟锻炼的村民谈一谈。
“幸福是创造出来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里,刘萍每天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和村民、扶贫干部促膝交流,用自己特有的坚强带领着乡亲们走向致富之路。对她而言,为了乡亲们的付出,让村里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就是对自己扶贫工作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