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1月18日,记者从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布的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系列解读中获悉,针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全市各级高度重视,综合施策,回归育人正常轨道,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继续大力开展“晒课表”活动,所有中小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晒课表”,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作业布置等实行网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校内办学行为,严禁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统一上课或补课;提高作业质量,落实作业分层布置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严禁“布置不批改”或让家长代为批阅学生作业。
坚持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各县市区要按照“一次办好”要求,提前公布义务教育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杜绝一切形式的笔试、面试、面谈、考查等招生方式。
切实抓好课后服务工作。坚持“校内资源为主、校外服务为辅”、公益自愿等原则,既要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内场所资源,由家长代表、学校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商讨确定引入第三方服务资源。特别是要在课后服务的资金来源上,要创新办法,通过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资金,要主动为学校减压,做好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
加快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超标培训、教师聘用把关、培训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治理。
开展教师有偿补课治理,无论是否取酬,在职教师均不得从事课外有偿家教,不得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严禁教师“上课不讲、课后讲”。严禁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拉生源。
加强家校沟通,发挥学校家委会、家访作用,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导师制,分析家庭教育、家长成才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加强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