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西河镇东坪中心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手工艺品。同时,学校邀请民间手艺人董桂芝走进校园,向同学们传授枝条编织技艺。
在参观现场,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欣赏董桂芝老人亲手制作的条编作品。
油篓、提篮、花篓、暖瓶、茶壶、罗头筐、木推车、纺线车、织布机等二十多样生产生活用具模型,造型逼真、形态各异,引起了同学们的啧啧称赞。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拿起这些作品认真观察、评头论足,在触摸农村劳动生活历史记忆的同时,充分感受传统编织技艺的魅力。
参观中,董桂芝老人拿起条编作品,向同学们介绍它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说明这些器具的内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手把手地演示如何制作。许多感兴趣的学生跟着拿起枝条学起了编织,希望能做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让指尖上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据了解,枝条编织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在淄川当地,手艺人主要以柳树、桑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技法制作出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经一纬编出无穷创意,千丝万缕织就有形精品。活动的成功开展,既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传统条编技艺的独特魅力,更点燃了孩子们对传统技艺的探知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张光波 张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