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近期,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掀起了新一年的追剧热潮。该剧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
剧中每天内宅争斗、鸡飞狗跳,看的小编是一肚子气!直到前几集,一向守拙装傻的女主角明兰走上球场,英姿飒爽地打起了马球,令小体眼前一亮!可是疑问也随之而来……
宋代真有这种马球比赛吗?
古代女性礼法重重真的可以像明兰这样抛头露面,参与这样激烈的体育运动吗?
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马球比赛?
来来来,跟着小编一起解开谜团吧!
宋代真的有马球比赛吗?
四川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宋代马球雕砖。雕砖与汉代的画像砖类似,一般是用于墓室的装饰用。这件宋代马球雕砖为正方形,边长29厘米。浮雕上有一戴簪花幞头的男子,他身着圆领长袍束带,从服饰来说,有当时北方金、辽一带游牧民族的特色。骑士坐下骏马奔驰,鞍具华丽,衣袂飘飘,鸾铃叮当,杖杆似月,下有一球雕工精致。
这块雕砖为我们展示了宋代马球的很多细节。首先从雕砖中能够看出,宋代的马球大致相当于成年人的拳头大小。另外据文献记载,马球的材料有木制和皮制两种,木制球是中空的,外表要涂成红色,在比赛当中显得比较醒目。《金史·礼志》载:“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说的便是这种木球。而皮制球和古代的蹴鞠比较类似,以坚韧的牛皮缝制,里面填上毛发,有的外面还要画上纹饰。
其次,宋代的马球杆有些类似现在的冰球或曲棍球杆,是一种带弧度的设计,顶端弧度较大,成月牙形,所谓“仗杆似月”是也。另外,文献中还记载:“工部下开封市白牯取皮,备御用取鞠杖”,指球杆的外面还要包裹白色的牛皮。从这点上看,《知否》剧中的马球场面,对装备的还原并不准确:球变成了黑色的,也比较小,球杆变成了类似门球杆的设计。
再次,跟现代的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装备党”一样,宋代要打马球,也要有一整套专业服装。这一点在雕砖中有一定的展现:衣服是绣有团花的锦缎制成,并配有镶珠嵌玉的腰带;头戴“垂脚蹼头”、“软巾”和斗笠式毡帽;脚蹬多以牛皮缝制的长靴或乌靴。总之比较复杂,远比《知否》“绑上一条束带就可上场”要复杂得多。
古代女子也可以打马球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古代社会女性受礼法严格约束,不能抛头露面。但实际上,在古代社会女性是可以有一定的公开活动的。在宋代,马球就是女性可以参与的一项活动。说到宋代的女子马球,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本是艺术家,奈何生在帝王家的宋徽宗。
这位宋朝皇帝对女子马球可谓是情有独钟,宋代的宫廷女子马球队在他的手下也是大放异彩。据记载,当时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队长就是徽宗的贵妃崔修仪,队员都是宋徽宗亲自挑选并训练的,装饰也是非常豪华。宋徽宗不单自己经常组织、观看女子马球队的比赛,还在重大的节庆时日,组织队伍在开封金明池为老百姓汇演。宋徽宗甚至有诗赞曰:“控马攀鞍事打球,花袍束带竞风流。盈盈巧学男儿拜,唯喜长赢第一筹。”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马球比赛了?
关于马球在中国的起源,有外来说、本土说、民族融合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但时间上一般认为:在汉魏时期,马球就已经在社会上层比较流行了。比如著名的曹植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事。到了唐代,马球的流行达到一个高峰,成了皇室贵族间风行的一项活动。另外,唐代还有“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的说法,可见从来源上说,马球也不完全是一项体育运动或娱乐活动,也有军事训练的意思在里面。
唐代马球图(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从汉魏经隋唐到两宋,马球可以说是在上层社会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并且在宋代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从皇室、贵族阶层扩散到了民间。不过,这种扩散终归是有限度的,普通人所谓参与,最多也就是观赛而已。毕竟不论场地、马匹还是前面提到的马球装备,都不是普通人家玩得起的。所以,宋代以后一直到近代,马球这项运动始终是在上层社会里流行,是妥妥的“精英运动”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近期,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掀起了新一年的追剧热潮。该剧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
剧中每天内宅争斗、鸡飞狗跳,看的小编是一肚子气!直到前几集,一向守拙装傻的女主角明兰走上球场,英姿飒爽地打起了马球,令小体眼前一亮!可是疑问也随之而来……
宋代真有这种马球比赛吗?
古代女性礼法重重真的可以像明兰这样抛头露面,参与这样激烈的体育运动吗?
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马球比赛?
来来来,跟着小编一起解开谜团吧!
宋代真的有马球比赛吗?
四川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宋代马球雕砖。雕砖与汉代的画像砖类似,一般是用于墓室的装饰用。这件宋代马球雕砖为正方形,边长29厘米。浮雕上有一戴簪花幞头的男子,他身着圆领长袍束带,从服饰来说,有当时北方金、辽一带游牧民族的特色。骑士坐下骏马奔驰,鞍具华丽,衣袂飘飘,鸾铃叮当,杖杆似月,下有一球雕工精致。
这块雕砖为我们展示了宋代马球的很多细节。首先从雕砖中能够看出,宋代的马球大致相当于成年人的拳头大小。另外据文献记载,马球的材料有木制和皮制两种,木制球是中空的,外表要涂成红色,在比赛当中显得比较醒目。《金史·礼志》载:“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说的便是这种木球。而皮制球和古代的蹴鞠比较类似,以坚韧的牛皮缝制,里面填上毛发,有的外面还要画上纹饰。
其次,宋代的马球杆有些类似现在的冰球或曲棍球杆,是一种带弧度的设计,顶端弧度较大,成月牙形,所谓“仗杆似月”是也。另外,文献中还记载:“工部下开封市白牯取皮,备御用取鞠杖”,指球杆的外面还要包裹白色的牛皮。从这点上看,《知否》剧中的马球场面,对装备的还原并不准确:球变成了黑色的,也比较小,球杆变成了类似门球杆的设计。
再次,跟现代的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装备党”一样,宋代要打马球,也要有一整套专业服装。这一点在雕砖中有一定的展现:衣服是绣有团花的锦缎制成,并配有镶珠嵌玉的腰带;头戴“垂脚蹼头”、“软巾”和斗笠式毡帽;脚蹬多以牛皮缝制的长靴或乌靴。总之比较复杂,远比《知否》“绑上一条束带就可上场”要复杂得多。
《知否》剧照
古代女子也可以打马球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古代社会女性受礼法严格约束,不能抛头露面。但实际上,在古代社会女性是可以有一定的公开活动的。在宋代,马球就是女性可以参与的一项活动。说到宋代的女子马球,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本是艺术家,奈何生在帝王家的宋徽宗。
这位宋朝皇帝对女子马球可谓是情有独钟,宋代的宫廷女子马球队在他的手下也是大放异彩。据记载,当时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队长就是徽宗的贵妃崔修仪,队员都是宋徽宗亲自挑选并训练的,装饰也是非常豪华。宋徽宗不单自己经常组织、观看女子马球队的比赛,还在重大的节庆时日,组织队伍在开封金明池为老百姓汇演。宋徽宗甚至有诗赞曰:“控马攀鞍事打球,花袍束带竞风流。盈盈巧学男儿拜,唯喜长赢第一筹。”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马球比赛了?
关于马球在中国的起源,有外来说、本土说、民族融合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但时间上一般认为:在汉魏时期,马球就已经在社会上层比较流行了。比如著名的曹植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事。到了唐代,马球的流行达到一个高峰,成了皇室贵族间风行的一项活动。另外,唐代还有“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的说法,可见从来源上说,马球也不完全是一项体育运动或娱乐活动,也有军事训练的意思在里面。
唐代马球图(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从汉魏经隋唐到两宋,马球可以说是在上层社会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并且在宋代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从皇室、贵族阶层扩散到了民间。不过,这种扩散终归是有限度的,普通人所谓参与,最多也就是观赛而已。毕竟不论场地、马匹还是前面提到的马球装备,都不是普通人家玩得起的。所以,宋代以后一直到近代,马球这项运动始终是在上层社会里流行,是妥妥的“精英运动”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公元13世纪,马球传到印度,英国种植园主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发现了这项运动,并将其带入英格兰。很快,马球在英国军队中流行开来。20世纪20和30年代是美国马球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汤米·希区柯克、塞西尔·史密斯等著名选手。马球曾在1908年、1920年、1924年、1936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英国 、美国、阿根廷、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喜爱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