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阳光明媚,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来自高老家乡张武楼村的镇村干部和街长参观新时代文明创建成果。大家一致感受,“虽然两村都在实施文明创建活动,但各具特色,值得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这天一早,村民刘洪光提着一只小水桶,随手放在了门楼外。小桶里盛的冬瓜皮、白菜根,还有一个发霉的地瓜。刘洪光说,“这些都是可沤的生活垃圾,放在这里,到晌午头上,保洁员李振言就给倒了拉走了!”
一模一样的小桶,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刘土城村的垃圾分类,即从一户一桶做起。“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都是可回收的,没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差别。俺村群众只认为是可沤和不可沤,废纸、瓶子、塑料啥的,是不可沤的,但能换钱,谁也舍不得丢呀!”村委会主任陈德科说。因此,刘土城村大街上摆放的“可回收”的大垃圾桶几乎是“吃不饱”。
可沤的垃圾被李振言倒在村头的沤粪池,一段时间,自然发酵成有机肥后,村民可免费拉走施用庄稼。“几乎没有垃圾治理费用,俺村一年能省下这个数!”村支部书记刘洪启比划两个指头,说,“这可是20万元哪!”
这几天,刘土城村街谈巷议,很是热闹。乡村夜话上,《村规民约》被大伙儿“翻译”成“大白话”,“赡养老人”被“译为”:每天给老人洗脚、常给老人晾晒被褥、给老人买爱吃的食品、陪老人说说话……
李兴亮、王道龙分别是退职教师突击队、退伍军人突击队的成员,主要任务是集中清理公共场所垃圾,帮带责任户做好垃圾分类。两个突击队中的20名队员还被群众推选出街长,监督指导责任街巷的环境卫生。
每月的农历十九,是刘土城村的饺子宴。是日,70岁以上的老人被孝善敬老理事会请到村文体广场吃饺子,一碗碗由众多爱心志愿者忙活包出的水饺,吃得老人们心花怒放、感触万千。“其实,饺子内外皆有味道。这个时候,老姊妹、老兄弟碰个面、唠个嗑,愉悦了心情,融洽了关系。”村委会主任陈德科这样认为。
在刘土城村人的心里,饺子不只是饺子。一碗热乎乎的饺子重拾了少时记忆、美丽乡愁。
村民靳昌锁喜欢在乡村夜话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觉得这是乡村自治体制赋予自己的权利。刘土城村的“夜话”,可不是村干部的独角戏,村里大事小情都拿出来说道说道。有一次,村支部书记刘洪启宣布了“好媳妇”“好婆婆”候选人名单,婆婆张荣花当即提出意见,“为啥没有俺儿媳妇?”“只要是儿媳妇,都能参选。”刘洪启回答。“俺儿媳妇就是好,跟闺女一样,只要俺想干啥,她从来都是依着顺着……”
于是,婆婆张荣花一口气儿列出了儿媳妇的“十大好”,直夸得一旁的儿媳妇谢丽娜脸上泛起了红晕,小声地“警告”婆婆,“别说了、别说了,俺都坐不住了!”“咋不说,你就是好、就是好!”张荣花依然激动不已。
当即,群众举手表决,多数通过谢丽娜参选“好媳妇”评选。一周后,与饺子宴一并举办的表彰大会上,谢丽娜被村委会授予2018年度“好媳妇”称号。
“群众有的是力量,就看发动不发动了。”刘洪启有这样的感受,党员干部带头,就是最有效的“发动”。这段时间里,村里整修坑塘、路肩,都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义务干出来的。“要在往常,这么多人,这么多活,要花十几万。而现在这些‘不花钱的活’还干出了凝聚力、向心力。”老党员刘洪雷说。
新近成立的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乡村文明实践银行,是刘土城村的“新鲜事儿”。实践站设有文明银行理事会,负责登记和发放文明钞票,奖励标准其一:实现“五清理一规范”,即清庭院、清厅堂、清卧室、清厨房、清厕所和规范穿戴及生活方式。做到的,银行奖励100元面值的文明钞票;保持好的,每月还奖给10元。只要是文明举止,都会奖励不同面值的文明钞票。
这天下午,刘土城村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负责人和部分干部合计每家每户的文明实践积分,并连夜上墙公布。“文明储蓄多了,积分多了,可以兑换生活必需品。”站长黄军玲说,“其实,大家伙儿看中不全是物质奖励,精神获得感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