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张俊垒捐10000元,写上俺,写上俺”“蒋宝胜捐款10000元”“李庆超1000元”“俺100元”……这是发生在平邑县白彦镇大朱庄村村委的场景。
“昨天村里大喇叭喊了,县交通局的领导要给俺村修路,俺当家的昨天没搁家,今天听到后就让俺来捐款了。”一个大娘说,“给咱老百姓修路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儿,俺邻居几个都来了,咱有多少捐多少,不在多少。”“就是,俺小孩儿上学村头那边不方便来,上回差点滑倒。”另外一个大娘把手里的捐款收据叠了起来。
白彦镇大朱庄村村道整修项目是平邑县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的重点工程。据悉,之前村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磕磕绊绊,遇到阴雨天,积水成何,泥水四溅,孩子们上学不方便,老人们赶集也是苦不堪言。由于道路狭窄并且坑洼,村子里的樱桃等瓜果一直运不出去,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成为打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后一公里”的“中梗阻”。
“之前,入村道路只有一条,绕远不说还窄,错车都很困难,咱们村的瓜果运输问题一直不能解决。这次借着县里“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的好政策,把村里的路好好扩一扩,修一修,老百姓走着方便,咱们村的经济也能提一提。”大朱庄村村主任蒋宝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所以,这次俺们村村委召开了支部会议和村民大会,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咱们县的政策和修路的好处。由于俺村的路基条件不好,涵洞较多,修整路基的花费较大,需要一部分补偿款。这不,还没怎么鼓劲儿,大伙儿都跑来捐款了,大伙儿的积极性很高涨”。
“到目前为止,俺们村已经捐款19万了。”蒋宝柱一脸的自豪。
公路通,百业兴;公路畅,百业旺。“四好农村路”和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是牵动一个地区发展的中枢神经。四好农村路的修建不仅改善村民的居住和出行环境,还将有效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城乡互动、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