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桌上堆积如山的纸质卷宗将成为历史,鼠标一点,诉讼材料分类调取,裁判文书一键生成……2019年1月1日,临沂两级法院结合自身实际,以需求为导向,正式启用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系统,破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和“调卷难”等难题。
据悉,该系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要求,针对电子卷宗的“生成难”“流转难”“利用难”“归档难”“监管难”这五大难题,实现了卷宗材料的随案高效流转与管理。同时,以电子卷宗为主线,在审判各个阶段根据需要对卷宗进行智能分析提供深度应用支持,智能辅助审判工作。
在立案阶段,立案庭工作人员收取当事人提供的立案材料先进行扫描并通过OCR技术对文件进行识别,运用专有的法律语义分析引擎,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刑事、民事等十余种案件类型、1600余种卷宗材料的自动命名及归目,归目结束后可以自动生成材料收转单,方便当事人确认提交卷宗材料的数量、类型和完整度;对识别后电子卷宗进行结构化要素提取,要素涵盖案件基本信息、诉讼参与人信息、案件事实、相关证据等,并支持将提取的要素自动回填到审判业务系统中,减轻了法官的工作量。
在审理阶段,系统为法官提供辅助阅卷功能,可对电子卷宗进行浏览、文字复用、全文检索、批注等,支持法官在阅卷时标记卷宗来源、证据类型,编辑争议焦点、庭审大纲及关联对应卷宗,并可在庭审中统一查看,改变传统翻阅纸质卷宗打标签查看的方式,提升阅卷效率。当事人了解案件信息不再需要到法官处借阅纸质卷宗,现在通过简单的权限申请,便可即时查阅与自己案件相关的电子卷宗,既有利于司法公开,又保证了纸质卷宗的安全性。系统支持临沂市两级法院卷宗管理应用,能够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现有电子卷宗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省、市、区县三级人民法院之间电子卷宗材料流转和调阅,同时可根据案件阶段,智能推荐生成程序性文书。
在结案阶段,系统基于专有的法律语义分析技术,对案件卷宗材料内容进行智能提取分析后,自动提取案件关键要素信息与案例数据库进行比对,精准智能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为法官判案提供参考依据。并按照最高法院文书格式要求,一键式自动生成本案判决书等各类裁判文书,法官通过左看右写模式编辑完善文书即可,大大减少了法官在文书制作上的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