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赵博文 通讯员 张若森 焦萍
2018文昌湖半程马拉松赛现场。
跑步,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健身方式,同样是跑步,淄博市马拉松协会会长胡振双从一个人跑,到现在凝聚了淄博地区15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共同奔跑,不仅跑出了自己的风采,同样将全民健身的理念传达给了更多人,12月1日,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记者来到胡振双工作的办公室,初次见面,思路清晰、精神奕奕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他“人生马拉松”的故事,则要从1977年开始说起……
天生热爱
1977年,当时的胡振双还在上初中,那时的他便对长跑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学校的运动会、越野跑,次次能见到他的身影,1981年,参加铁路工作的他同样将这个爱好保持了下来,在单位的运动会上屡屡取得佳绩,“如果要说为什么一直参加长跑的项目,可能就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吧。”胡振双说。
胡振双与马拉松这项运动结缘是在2004年,在当时,马拉松还属于很“稀罕”的运动,中国的四大马拉松赛在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四个城市举办,在参加2004年的泰山全民健身登山节活动时,胡振双偶然得知2005年年底上海将举办全国性的马拉松赛事,而只要完赛就能获得一双价值800元的美津浓跑鞋,这让此时的胡振双迸发出了参赛的念头,“当时我们穿的叫多威的运动鞋才百十块钱,就已经很好了,800多元的跑鞋,只要完成比赛就能获得,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胡振双说,“也想着自己经常参加长跑活动,成绩也不错,所以就想尝试尝试,不过42.195公里的距离,对我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一个概念,因为场地赛最多也就1万米,这么远的距离,还真没有尝试过。”
下定决心参赛的胡振双很快展开了自己的训练,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表也没有GPS,胡振双只好采用了最原始的训练方法——跑。很快,由于初期并不科学的训练方法,种种伤病迅速将胡振双的身体击垮:跟腱拉伤、肌肉拉伤……“当时伤病的实在厉害,别说跑步了,就是走路都困难了,治疗也是各种求医问药,贴膏药,做针灸,严重的时候甚至打封闭。”意识到蛮干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的胡振双,从这时开始探索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
很快,胡振双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跑吧网”的跑步组织,通过与全国跑友的交流学习,胡振双逐步从业余爱好走向了科学训练,每周100公里,每月400公里,每年4500公里,除了单纯跑步,体能锻炼、核心力量等等系统的训练让胡振双渐渐摸索出了门路,在他的身边,也开始聚集起一批跑步爱好者。“当时就开始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训练笔记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跑步,不管严寒酷暑坚持着参加训练,身边不少人看着也开始跟着我跑了。”胡振双说。
跑动淄博
训练了三四个月之后,胡振双开始尝试进行第一次的全程马拉松“实战”,没有正规场地的他选择从临淄出发跑到张店,“当时就是从临淄区政府的位置跑到东四路上,因为路牌上是21公里,这样算起来不就大约是42公里吗,第一次跑全马,就这么估计着上路了。”胡振双说。由于初次尝试这么远距离的长跑,没有经验的他很快在返程的路上感受到了马拉松与平时训练的巨大不同,没有吃喝补给,路上又饿又渴,脚上也磨出了血泡,胡振双说:“当时往回跑着的时候身体上确实是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最后还是靠毅力坚持下来,回来以后全身疼了好几天,但是能够全程跑下来,而且时间是3个半小时,成绩还不错,感觉也是值了。”
1年的训练时间眨眼即过,42岁的胡振双奔赴上海,首次参战马拉松的他,在上海国际马拉松1万人的参赛队伍中以2小时49分25秒的成绩获得第40名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成功跑进了马拉松跑友圈内“精英跑者”2小时50分钟的成绩线,当胡振双将此次参赛成绩发送到跑吧网的跑友交流群中时,平时不声不响的胡振双一下子让群里炸了锅,“太厉害了这个成绩!”“不可思议!”……
参赛获得佳绩的胡振双也获得了信心,回到淄博以后,更是为身边的跑友们制定训练计划,帮助更多人参加到马拉松这项运动中来,2007年,胡振双在临淄成立“齐都长跑队”,此时的跑友规模已经发展至数十人,地区也不仅仅限于临淄,张店、周村、高青等地方的跑友也慕名而来参加队伍,2008年,吸纳了淄博市百余名马拉松爱好者的齐都长跑队提升为齐都长跑俱乐部,此时的胡振双也开始带着队员们全国各地参加比赛,随着人数渐渐增多,为了能更好的跟上组织的发展,2014年,胡振双在淄博市民政局正是注册淄博市马拉松协会,此时的会员规模已经达到200人左右。
随着马拉松协会的成立,需要胡振双操心的事也越来越多,每次有大型的赛事,他都会为协会的成员们组织报名,赛前的调整,赛中的服务,赛后的安排,在协会的统一组织下,没有后顾之忧的淄博的队员们也屡屡在各种大赛中斩获佳绩,“组织赛事和自己参赛完全不同,事无巨细都要操心,报名、包车、服务、保险,都需要去考虑。”胡振双说,“当然,通过不断地这种学习和历练,我们也开始自己举办赛事,一年一度的春季越野跑,齐盛湖、植物园、太公湖都去过,从2015年开始,我们开始在高青举办淄博市高青千盛湖全国马拉松赛,并连续举办了三届,参赛规模达2000余人,就是希望能在咱们家门口办赛,让更多淄博的跑友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人生的一百个马拉松
胡振双的微信签名是“我的一百个马拉松是怎样完成的。”提及这个,胡振双说这是他的一个人生的目标,毕竟从心底里热爱这项运动,虽然现在承办各种赛事耗去了很多精力,但是还是希望能够一直跑下去,“到现在已经完成了70个了,刚刚我又报了一个名,向着100个马拉松继续努力。”谈及马拉松这项运动优点,胡振双表示十分认可:“通过跑马拉松我获益匪浅,一方面在工作中,三四个小时的马拉松都能坚持下来,工作一般觉不着累,而且十分考验人的毅力,在生活中,我的家人也跟着我参与这项运动,我的儿子也跑马拉松,肯定是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近日来看到新闻中出现了跑马拉松时出现的选手晕倒情况,胡振双表达了对这项运动健康发展的看法:“跑步这项运动其实非常适合全民参与,一双跑鞋,一身运动服就能开跑,现在我们建设了这么多公园、运动场,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不过也是希望大家在参与这项运动时一定要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进行,毕竟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锻炼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好就硬跑,一定要科学锻炼。”
据了解,目前,淄博多个区县已经成立了县、区一级的马拉松协会,光正式注册的会员就有1500多人,分散的小型跑团则人数更多,据胡振双估计,淄博地区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人数能达到四五千人,“下一步也是希望马拉松运动能够继续发展,其实对多数人来说,没必要非得跑全马,现在也有半马、迷你马拉松,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跑步可以说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一种健身方式,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运动,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我们的全民健身继续蓬勃发展。”胡振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