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手艺不忧 他用漆包线编织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
一张学生用过的旧课桌、一把遮阳伞、一把特制的椅子,还有一架多用的铁架子,工具则是一把钳子和一把螺丝刀。谁也想不到,一根根五颜六色的漆包线任由庞兆龙来回缠绕摆布,不一会儿五彩斑斓的蛟龙、绚丽威仪的凤凰、婀娜多姿的孔雀就像魔法一样呈现出来,让人爱不释手。看到这,人们几乎忘记了他是一个残疾人。
女儿小小的生日愿望,成了父亲的“大目标”
1983年,庞兆龙出生在汶上县寅寺镇侯之门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08年的一场车祸导致他下肢失去知觉,生活无法自理。这件事后,原本不算富裕的日子越发困难。
2011年女儿5岁生日时想要一辆玩具车,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为孩子买玩具的他,心里像针扎一样的痛,眼里翻滚着泪花,当时哄着孩子说,“信不信爸爸会给你变出一个自行车来。”懂事的女儿似懂非懂,并没有继续闹着要玩具车。既然答应了孩子,就不能食言。坐不住的他晚上坐在床上用旧电线抽下来的铜丝反复编了拆,拆了编,用了大半夜的时间最终给孩子编织了一个玩具自行车。拿到爸爸送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女儿玩得非常高兴。
从此之后,庞兆龙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用旧电线试着给孩子编这样那样的玩具,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锻炼了手臂手指的灵活和力量。
希望结识残疾朋友齐心牵手同奔小康
有一天,庞兆龙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通过编织玩具来改变贫困落后的生活?由此,他暗自下定决心,即使双腿不能动了,但是还有手、脑子,作为男人,就要让家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随后一段时间,庞兆龙通过手机视频学起了漆包线手工编织,通过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反复练习,终于可以编织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紧接着,他试着通过淘宝、博客等网络手段把编织的工艺品卖出去补贴家用。由于不懂营销,且不能大量产出成品,几年间卖工艺品所获得的报酬也只能勉强度日。
2015年春天,精准扶贫工作开始进行对接帮扶,通过对接帮扶,实行一户一策,庞兆龙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他主动找到帮扶人员,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把自己的手工艺品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作品。此外,他还希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残疾兄弟姐妹,将自己学习掌握的编织技术传授出去,一起努力,共同脱贫。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28291记者亲历现场:胡鑫宇遗体发现地点距离
- 220756“当土皇帝”的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出镜自
- 39192中疾控周报:春节期间疫情未明显反弹,
- 45504胡鑫宇案搜救亲历者独家讲述:搜救从未
- 54702教育部:所有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
- 64629轻松一刻:一周七次,喜欢下班的有福了
- 74045“泄密”辉瑞新冠研究的人是谁?系泌尿
- 83939这是一场恶仗,法国看来要动真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