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多肉植物凭借着它迷你的身材、肉肉的长相赢得了年轻人的追捧,出现了不少的“多肉玩家”“多肉粉”。90后巨野陈陆看到这可观的前景,做起了时尚农民,开始了多肉“淘”金之路。
一年多前,进入了“电商”这个他完全陌生的领域,带着一知半解和对未来无限的期待踏上了新征程。从一个门外汉,到如今的多肉种植“专家”,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电商助力 销售季由淡变旺
来到位于巨野县田庄镇马庄村的多肉植物园,只见大棚内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规整多肉、打单、包装……一切有序运转。
夏季是多肉植物销售的淡季,因高温大部分多肉进入“休眠期”,依靠传统销售方式售卖多肉的种植户,大都停止了运作。但是,“通过电商平台搭建的销售渠道,不但没有感受到多肉的销售淡季,反而更加繁忙,订单不断递增。”陈陆爽朗的笑声在多肉棚中蔓延开来。
“这是今天刚下的单,广东的,湖北的,重庆的,江苏的......多肉植物通过网上销售能发往到大江南北。”
一颗不安分的心 要做农业“弄潮儿”
陈陆这名90后,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对新生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偶然的一次机会,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多肉植物。他在朋友那里学习种植多肉两个月时间,自己向业内人士请教,找来资料研究,这不仅让他了解到了各种美丽的多肉,更看到了市场前景。他开始考虑筹备自己的多肉基地,经过系统的思考后他回到家乡创业。开始了自己风风火火的多肉事业。
2017年初,投资了30余万元租赁大棚。一开始,陈陆信心爆棚,但事情远没又他想的顺利。刚开始种植多肉的时候,陈陆说自己经历了“一劫”。虽然学了一段时间的管理经验,但是在自己开始种植期间,常见的麻烦仍然是避免不了的。由于经验不足,通风设备安装的太少了,进入6月后,多肉开始大面积死亡,损失了近2万棵种苗。还没有见效益,就损失了将近3万余元,让陈陆有点灰心。
“当时特别的灰心、失落。”回忆当时的情况,陈陆至今记忆犹新,坦言当时心好痛。但他没有想过放弃。
年轻没有失败,陈陆买了多套种植方面的书籍开始认真学习起来。理论结合实践,随着入行越来越深入,陈陆坚持不气馁,又陆续投资,将排风扇安装上,这样温度才得到了控制,除了温度之外,还要注意湿度。为了能将多肉种植好,陈陆又从国外进口多肉专用土壤,这大大增加了支出成本。随着多肉的繁殖,一棵变两棵,两棵变四棵,多了它就挣钱了。
陈陆说,种植多肉的好处就在于多肉可以繁殖,属于一次性投资。在实践中得结论,陈陆的种植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为了增加收入成本,在创建基地的同时,陈陆又将自己的销售渠道搬到网上,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店铺。随着效益的逐渐提高,陈陆也有了再投入的资金,又将棚内的多肉品种扩展到七十余种。
“常卖的品种有红宝石、红手指、吉娃娃、冰梅、桃袋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卖的品种。高档一点的就是白熊、手票,还有一些法式科的万圣节、独眼法师等。”说起自家的宝贝,陈陆滔滔不绝。
完善条件 定位精准 店铺走上正轨
“网店相关设施、物流配送等平台都已建设完善,我们只需专心做好种植就可以了,很方便很省心。”提到电商平台,陈陆满是感激。
刚开始,由于多肉种植和网店经营经验不足,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经常遭到投诉,手忙脚乱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他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这条路是不是选错了?陈陆经常给自己打气和鼓励。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摸索,他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研究包装盒运输方式。
对于通过电商售出的多肉,陈陆严格把关质量,宁愿赔钱选用大株替换,也绝不让一株柔弱多肉出棚。
“网售多肉采用多层包装,对于较远的省份,又增加了一个泡沫保温包装盒,让多肉到达买家手中时仍然保持最佳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还为买家免费提供自己调配的营养土种植盆,还会为买家提供多肉种植方法手册。”关于相关配套服务,陈陆非常看重。
除此之外,陈陆还积极对接快递公司,在确保时效与寄递物安全的同时,通过协商降低运费,缩减运输成本,保证多肉质量,提升电商利润空间。
“一年多的创业历程,我认识了很多前辈,他们在电商方面都是做的相当不错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政府开展的一些培训提升了我们的电商知识水平;市领导下乡调研农产品的时候,都会细心指导,帮我们对接合适的销售渠道,对我们的发展很有帮助!”
经过陈陆的精心管理,客户的支持率逐渐提高,在网上的信用度评价达到4.9分。今年1-8月份,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30余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余万元。
走对了方向,用心去经营,这条多肉创业路就容易出成效。对于未来,陈陆也有新的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明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