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展品要往右放一放,旁边摆上另外一件。”“这里要打上灯光,照到这几件展品上。”……10月10日,第七届山东文博会大幕开启之前,聊城展区内依然紧张地忙碌着,各项筹备工作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以蓝色为基调的聊城展馆,在传统元素中融入了现代设计,引起众多人驻足观看。
“真漂亮,我们一起在这儿合个影吧!”已经搭建完毕的聊城展厅,吸引了各地的参展商和工作人员,几位美女更是在展厅内玩起了“自拍”。以蓝色为基调的聊城展馆,前后两个拱桥拔地而起,契合了聊城古城区水美桥多的建筑特色,在传统元素中融入了现代设计,引起众多人驻足观看。“看,这里写着呢,这个年画名叫《五子登科》。”会展中心的几名保洁人员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工具,拿起手机对着聊城展区印在两个侧门上的木版年画拍起照来。
布展工作紧张而忙碌,各项展品陆陆续续运来。“让聊城的文化魅力更好地在省文博会上绽放!”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聊城市参展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协调各项筹备工作,各县(市、区)和企业的参展人员也都在紧张地摆布展品。东昌葫芦、东阿阿胶、状元红木雕、茌平黑陶、灵芝盆景……随着越来越多的展品摆放整齐,聊城展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访客,拍照的、合影的,甚至有的还直接问起了价格。
“快看,宝贝来了!”九层六角宝塔钟刚刚摆上,周围就围满了好奇的“观众”。整个宝塔钟设计精巧玲珑、古朴典雅、雕刻细微,尽显匠人精神。“故宫里面有个原型,我这个是一模一样的仿制品。”“六个人一起的话,也得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做好。”“慢工才能出细活,这也更能体现它的价值。”……山东朗奇罗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马先明一边调试着自己的“宝贝”,一边不停地回答着大家各种各样的问题。马先明还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做这种钟表的可能也就我们一家,去年9月5日,故宫钟表修复技艺培训班的大师们都来我们这里考察和学习。”
东昌木版年画的省级传承人郭春奎来到展厅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说起他这次来的目的,“我就是想着借助省文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昌木版年画”。他也说起了自己的无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学习这个技艺了”。已逾古稀之年的郭春奎有着自己的打算,免费收一些热爱这项技艺的徒弟,与文创公司合作,扩大东昌木版年画的影响力,让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更加广泛。郭春奎对这次文博会之行充满了期待和信心,“通过这次省文博会的展示,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木版年画”。
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摆上展台,聊城展区变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引人关注。在展区门口的舞台上,几位模特也正在紧张地走场,文博会期间她们将穿起剪纸造型的服装在这里走秀。来自东阿杂技团的几位小演员也在热身、熟悉场地,她们中最小的才11岁,最大的也只有16岁。别看她们年纪小,她们带来的《青花瓷转碟》《中国梦蹬鼓》《美人鱼柔术》等几个节目可都是赫赫有名,《青花瓷转碟》节目曾经登上过中央七台的农民工春晚,《中国梦蹬鼓》等节目也都在中央台播出过。
夜幕落下,聊城展区新姿绽放,静静等待着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