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滨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将于9月26日至29日在滨州市举行。近年来,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小型剧(节)目创作工作,积极引导各级文艺单位打造推出了众多反映火热现实、体现群众呼声的优秀小戏作品,有力带动了全省小戏创作。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举办地放在小戏创作基础较好的滨州市举行,形成省市联动的活动格局,进一步扩大小戏展演的影响力,使更多艺术精品走进基层群众。来自全省的8个剧种、11市县、15个艺术院团的优秀剧节目参加展演,集中展示全省小型剧目创作的优秀成果,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我省小型戏剧作品的创作和健康发展。
一是聚焦现实生活
本届展演入选作品均为现实题材,涉及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邻里关系、孝亲敬老、移风易俗、反腐倡廉等基层群众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老百姓身边耳熟能详的凡人小事,从多个侧面反映时代进步、折射社会变迁、展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既有反腐倡廉的柳琴戏《返航》,也有反映邻里关系的吕剧《社区新风》。既有表现精准扶贫的山东梆子《一个也不落下》、东路梆子《二蛋闹牛》、吕剧《情感扶贫》,也有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柳琴戏《桃花缘》、渔鼓戏《老邪上任》、扽腔《罚镇长》。既有表达孝老敬亲的莱芜梆子《养老榜》、茂腔《特别条件》,也有宣扬诚实守信的吕剧《回家过年》、山东梆子《还魂儿》等优秀剧目。
二是聚力基层院团
此次入选展演的15台小戏,全部由基层院团创作演出,其中县级文艺单位8个,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将充分展示我省基层院团蓬勃旺盛的发展活力。基层院团更加接地气,更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充满泥土芳香的现实题材作品。近年来省文化厅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向基层院团重点倾斜。2015-2017年,山东省舞台艺术4+1工程,共资助剧目81部,65部投在市县院团,其中很多投在县级院团。
三是艺术形式多样
展演将汇聚我省近年来小型戏剧创作的主要优秀剧目,涉及吕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琴戏、茂腔、东路梆子、扽腔、渔鼓戏等齐鲁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戏剧种,艺术呈现形式多样。展演既是小型戏剧舞台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最集中检验,也是丰富多彩的山东地方戏的一次大巡礼。特别是像扽腔、渔鼓戏等濒危稀有剧种,连续入选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不断涌现出优秀剧目,不仅实现了重生,而且换发了活力,展示了我省在地方戏曲特别是濒危稀有剧种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四是艺术水平较高
参演剧目“小戏不小”,善于将传统戏曲长于塑造人物的长处与观众现代审美喜好相结合,而且敢于将触角深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与情感中,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凡人小事,从不同方面反映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构思精巧,以小见大,编排精致,表演细腻,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不少剧目在参加本次展演之前,已经参加过多项全国性文艺评奖和会演,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如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山东梆子《还魂儿》,入选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的山东梆子《一个也不落下》、柳琴戏《桃花缘》、吕剧《社区新风》,入选省地方戏振兴和保护扶持工程的山东梆子《盼娘归》,入选山东省青年舞台戏曲人才扶持工程的吕剧《情感扶贫》。
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