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赵瑞雪 通讯员甘宁)“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装备、能源交通、建筑构件等重要领域,以其优越性能成为世界各国技术角逐的战场,我们的技术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多元功能性改善,在提高力、热、电性能基础上,赋予其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较低的成本可普遍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昨日,正在备战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18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的碳纤维科技团队成员、青岛科技大学教师李少龙告诉记者,目前该团队正筹备在淄博注册公司,将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项目产业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弱点在于增强体与基体的结合,通俗来讲就是抗冲击性较差。“例如,飞机上无法大面积使用碳纤维材料,是因为轻微的敲击就有可能造成裂缝。”李少龙向记者介绍,这一关键性问题是当今国内外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难题。“当前,通过在纤维表面引入纳米改性材料以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一缺点,成为科研主流发展方向。但受纳米材料极易团聚这一制约,大都存在改性效果有限、实施成本高等困难而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李少龙表示。
碳纤维科技团队,以国际领先的高速纳米分散为原创性核心技术,成功使复合材料内部的结合力提高,改善了复合材料以剪切、拉伸、压缩、弯折为代表的综合机械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的提高,拓展了高温环境中的应用空间。
在民用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球拍、自行车、钓鱼竿等,主要体现更为轻巧的优势。使用该技术的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将使球拍钢性更强,提高击打力;应用在钓鱼竿上,则能使其弯曲形变量减少,延长使用寿命;应用在自行车上,同等材料质量更轻……“目前,我们正在与江苏一家大型碳纤维生产企业合作开展联产技术开发,这一项目的核心技术还可应用于玻璃纤维材料、抗静电材料、化纤尼龙材料中,前景非常广阔。”李少龙表示,淄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特别好,吸引了团队来到这里,近期将正式注册成立公司,使这一项目产业化。
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18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正在进行,我市多个领域企业创新项目晋级。本栏目陆续对这些新项目、新亮点进行报道,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