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省司法厅教育改造和矫治罪犯12万名、戒毒人员5300名、社区服刑人员24.7万名,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下一步将加大对暴力抗法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为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撑腰”“打气”。
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端卫介绍,在全省司法行政事业平安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在监狱系统、戒毒系统、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出现个别暴力抗法袭警事件,对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我们秉持捍卫法律尊严、树立执法权威的工作理念,坚决为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撑腰”“打气”,并与其他政法部门密切配合,迅速行动、全力查处、严厉打击,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给予警告、记过、禁闭或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请收监执行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收到良好效果。
李端卫说,省司法厅深入开展治本安全观试点、社区矫正标准化试点、司法行政领域“放管服”等工作。五年来,教育改造和矫治罪犯12万名、戒毒人员5300名、社区服刑人员24.7万名,监狱系统连续14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戒毒系统持续保持“六无”目标,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下一步,省司法厅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防范和打击暴力抗法袭警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加大对暴力抗法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罪犯、戒毒人员的暴力抗法袭警行为,情节较轻的,视情给予扣分、警告、记过、禁闭或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请收监执行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严重袭警行为,除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案件立案侦查外,对“殴打监管人员的”,按破坏监管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大力强化对罪犯和戒毒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落实“治本安全观”要求,发挥教育矫治的攻心治本作用,严格规范编写教育教材,通过集中教育、个别教育、社会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形式,提升罪犯、戒毒人员的道德素质、法治观念和文化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场所内外的违规违纪与再犯罪行为。全面提升民警的安全防范能力。及时通报典型案件,不断强化民警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要求全体民警对罪犯和戒毒人员始终保持职业敏感和警惕性,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在谈到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发生暴力抗法事件的情况时,李端卫表示,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由司法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管、教育和帮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社区矫正执法强制力不足、社区服刑人员法治意识淡薄等原因,个别地方发生社区服刑人员不服从监管,甚至暴力抗法事件。下一步将加大对暴力抗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提升执法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