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清河镇:杞柳之乡 匠人之道 手上功夫最重要
线绳作经,柳条为纬。
柳编成品
柳条编织成的小屋
乡间路边摆满了正在晾晒的杞柳条
编织柳条制品手上功夫最重要
“割下三秋纤细条,施于趼手费筹谋,编筐擭篓思耕作……”柳的枝条修长、柳编形态婀娜,兼具实用与美感。近日,记者来到素有“鲁西南杞柳种植加工第一镇”之称的鱼台县清河镇,这里更是被国家林业部门授予“中国杞柳之乡”称号。
“收割脱皮、晾晒分拣、编织成形,完成一件柳编制品的步骤并不复杂,难的是熟练度和精细度。”今年50岁的肖鲁印是一家杞柳编制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能手,从事柳编行业制作已经30年了。“现在我们主要加工篱笆、柳帘、花杆等半成品,基本上全部按订单进行定制加工。”肖鲁印告诉记者,企业的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欧美各国,年出口额达到7000万元。
在鱼台县张黄镇的仁祖庙新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制作箢子的裴卫东。与肖鲁印所在企业不同的是,裴卫东是自产自销。“柳编在制作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特别高,为了保证柳条的湿度、增强柳条的韧性,大家只能在潮湿的地下室工作。”裴卫东告诉记者,柳编工艺看似简单,前期准备却不含糊:割柳条、去皮、放在水里泡、晾干、穿线……拿最常见的箢子来说,做一个成品需要近十道工序。如果每天12个小时不停地做,一天仅能做4个。”
据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县柳编行业正值鼎盛时期,是不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传统手工艺被现代工艺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坚守柳编的手艺人越来越少。虽然工作枯燥乏味,但裴卫东、肖鲁印等老匠人们仍然默默恪守自己的“匠人之道”,希望祖传的这门手艺永远不会走到尽头。
分享到: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跟贴排行
点击排行
- 127794日媒:日本政府今日宣布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当天生效
- 215685土耳其2次强震后城市夷为平地:救援中高楼突然坍塌 烟尘漫天
- 310675大理12岁双胞胎放羊时失联两日 官方:正组织多方力量搜寻
- 47641土耳其强震瞬间网友实拍:天际闪过多道强烈蓝光 城市随后陷入黑暗
- 56974土耳其地震 机场人群慌乱逃生
- 66209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赴土耳其协助救援
- 76104FF宣布完成1.35亿美元融资,贾跃亭:满足量产资金需求
- 85930土耳其:地震已致土耳其912人遇难、5383人受伤
- 117108美方称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第二个来自中
- 29914土耳其强震已致3800多人死亡 地震
- 349642023年最大悲剧发生了,看得人格外
- 42445习近平就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分
- 52206李佳悦逃离路上又遇强余震暴风雪
- 62148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 72102今日辟谣(2023年2月6日)
- 81943轻松一刻:24岁女孩看上了老光棍儿,